“现状总是会存在问题的,任何问题都是能够解决的。”今年以来,首钢矿业公司各班组加大创新力度,以深化班组对标为抓手,以提效降耗为主线,广大青年职工积极向现场要课题使得“小改造、小提升、小攻关”应用层出不穷, 推进生产经营提质增效。
自制“升降车”解难题
烧结维检项目部钳工八班主要负责股份烧结二烧配料室维检任务。该配料室圆盘减速机重约500公斤,位于配料室圆盘罩子下方,因长时间运转,轴承磨损比较严重,需要大批量更换。由于现场没有吊装点位,每次更换需最少 6人用3个倒链、6 根绳扣将其拉起后复位安装,费时费力,容易出现安全隐患,还影响检修质量。为此,青工纪广群提出自制升降工具的建议。他根据现场环境和圆盘结构,借鉴叉车工作原理,利用托辊、倒链、配重、工具箱等研制出圆盘拆装“升降车”。作业时,3 人协作拉拽倒链调节“升降车”货叉高度,插入圆盘底部,然后升至拆装位置,即可一次 性完成更换任务,减少了人员投入,保证了作业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化磁选机参数,提高工艺工序水平
面对采场矿石性质劣化,弱磁性矿物增加的现状,如何管理好、利用好现有磁选机,降低尾矿品位及磁性铁损失率成为输送车间技术管理工作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针对问题,青年骨干曾昭龙与车间专业研究、讨论,提出以下整改计划:一是彻底消除胶面局部破损带来的桶皮带矿、白钢桶皮磨损等工艺设备隐患,保证磁选机运行稳定;二是重点对磁选机篦子进行补焊、更换,延长胶面使用寿命;三是对磁选机给矿横管进行更换,减少横管直径,增加篦子与横管之间空间, 方便对篦子进行清理。通过磁选机工艺工序整改计划,成功降低了尾矿品位及磁性铁损失率,提高了作业效率。
巧手改造螺栓,实现本质化安全
运输部DF4DD内燃机车冷却间散热单节螺栓在散热器总承体上,拆卸时必须先拆卸螺母,需要天车配合,4人合力将门和立柱整体拆除,检修时间长,存 在起重作业安全风险。为解决问题,机务段青年党员李小庆根据实际检修现状, 组织检修人员对内燃机车散热单节螺栓进行改造,将原有的固定螺栓拆除,更换为活动螺栓。改造后更换散热单节时只需直接拆除螺栓,散热单节便可以自动滑下,不需要将门和立柱整体拆除。每次拆检只需2人配合30分钟就能完成,有效提升了检修效率。
“组合创新法”化难为易
股份迁钢发电维护作业区设备长期处于高温高压运行状态,致使阀门氧化、变形,其内部销子、连接杆极难拆解。以往施工时,作业人员将钢钉插在销子和连接杆上,使用手锤将其打出,但取钢钉时,因阀门位置非常狭窄,操作空间极其有限,需2人拆解1天才能完成,还容易发生磕碰伤人的风险。为解决问题,南区工程项目部青工骨干胡文浩开展课题攻关,采用组合创新法,研讨阀芯构造和作业工序,利用螺栓、钢钉、套管及螺母巧妙设计出专用工具。使用时, 一名职工将钢钉对准销子,拧动螺栓,1小时内即可完成拆除任务,消除了安全风险,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自制可移动吊运小车提效又安全大石河铁矿尾矿车间以往倒运错气盘、渣浆泵等重型备件时,要用撬棍等工具将备件装到液压搬运车上。整个倒运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备件滑落砸伤碰伤的安全隐患。针对问题,车间青工李晨提出自主研制一台既可以装卸又可以安全倒运的小车。要想小车具有拉运功能,需要安装转向万向轮,但市场上无论是小直径还是大直径车轮均不能满足要求。李晨借鉴了液压搬运叉车的转向机制的设计方法,将废旧的液压叉车的车头再利用,完美解决了搬运小车的转向问题。此移动吊运小车的研制成功,不仅使备件倒运轻松省力,同时降低了安全风险,减少了使用叉车的台班费用。
电力机车加装GPS速度表保安全
运输部在用的是电力机车无速度传感系统,在司机室内操作人员只能凭借直观感觉来判断机车运行速度,存在较大误差。尤其是在过磅中,如果机车运行 速度过低或过快都易造成无法准确测量重点,达不到计量目的,严重的甚至会损坏计量设备造成损失。为解决问题,机务段点检工李磊在机车司机室加装GPS速度表,利用司机室玻璃反射出机车行驶速度,方便乘务员掌握了解机车行驶速度,提高了机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系数,为操作人员提供了安全保证。